“根叔”演讲再掀高潮:6月21日,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同济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《未来》,几乎重演去年一幕:平均1分钟响起1次掌声;16分钟的演讲结束后,现场千余名学生起立连续高喊了20余声“根叔”。他告诫学生“别拼爹讲真话”,从校园生活到国家建设,他依然用诗一般的语言,发表着激动人心的毕业致辞。
学生和舆论之所以连续两年热捧“根叔式”演讲,其实更是在热捧演讲中的话语表达方式。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,一个大学校长能够用饱满的情感、新潮的文风甚至以社会批判者的角色说话,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将自己从“官员”的身份认同中剥离出来,而更向一个教育者的身影靠拢。在一个大学行政化依旧岿然不动的语境中,“根叔式”演讲不仅显得难得,更充满着想象的空间。
即便是在大学开始贬值的今天,多数的大学毕业典礼也有着端庄的仪式感。在庄重仪式中,大学校长的演讲,既是对到场学生和家长们说话,也是对关注大学的人们说话。这就要求,对于那些即将远行的学生,除却告诫与鼓励,还必须告诉求学四年间大学对他们的亏欠与将来的补偿;对于那些围观者,在回顾和总结的同时,还应该对大学的明天作出郑重的承诺。事实上,这也正是国外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中的普遍内容——相比之下,用话语方式的转变迎合此刻充满离情的学生心绪总是容易的,却不免有着情绪投机的味道。显然,在对学生无距离的对话之外,李培根院士还需要表现出与做得更多。
今年夏天,有两位大学校长走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。一位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,一位是“根叔” 李培根,前者为体制外的生存展现出决绝与悲壮,后者再次点燃了对于现有语境下大学校长形象突破的期许。这是让人五味杂陈的并列,却蕴涵着殊途同归的大学精神走向。对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演讲和拒绝高考的关注,都不能让我们肤浅地淹没在情绪的海里,这一点不可不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