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演讲,来张嘴就来!
演讲与沟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演讲与沟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

免费客服电话

若河文章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若河专栏 > 若河文章 > 若河文章

[文若河文章]愿演讲尽快走进中国教育

时间:2012-08-16 10:52 来源:中国口才网 作者:文若河 点击:
时至今日,中国人的演讲之路走过几千年的历史烟云,反而变得萎靡、散漫、懈怠和游离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这个问题困扰着我,其实也困扰着中国演讲界。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,也许会发现美国的开放式教育,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现欲望,

 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,内心其实并不好受。投身演讲培训及研究多年,我对国人的演讲素质怀有深深的期待。由于文化传承以及中国教育体制的原因,演讲一直被作为一种“艺术”,而非一种生活的本领,被置于一种“曲高和寡”的境地。隔着一层“迷雾”,你看不清我,我也看不清你。演讲这种本应遍地开花的“植物”,被供奉在形态各异的“花盆”中,固然绚烂,但终究缺少“笼盖四野”的气势与蓬勃。

 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,也是中国演讲界无法回避的问题。演讲被神圣化、艺术化、贵族化,是好事,还是坏事?我看不见得是好事。人,从婴儿时期开始,就在努力的学习讲话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婴儿说出的第一个字、第一个词、第一句话,都可以视为演讲,他(她)向听众表明,我会说话啦。这可以视为最简洁、最单纯、但情感含量并不低的一次演讲,而且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演讲,因为他(她)打动了特定的听众——父母或者亲人,使他们感到惊讶和欣喜。

  由此可见,演讲并非“阳春白雪”,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,水乳交融,密不可分。那么,这种“原生态”的演讲是否与生俱来,不需要加以教育和培养?显然不是。演讲既是一种技能,也是一种科学。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演讲的素质,也就是开口讲话的能力和表达的欲望,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用演讲的方式打动别人,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、想法或者达到某种目的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一大批政治家、策略家、军事家、教育家游说诸国,以论辩之术打动统治者,进而左右时局的发展,形成了“百家争鸣”独特景观。可以说,那个时代,是中国式演讲的繁荣时代。

  时至今日,中国人的演讲之路走过几千年的历史烟云,反而变得萎靡、散漫、懈怠和游离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这个问题困扰着我,其实也困扰着中国演讲界。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,也许会发现美国的开放式教育,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现欲望,让学生开口讲话成为美国教育的目的之一。美国的教师会告诉学生,也许下一届美国总统就是你,因此你要从今天开始做好准备。而美国总统的竞选演讲,也许就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好范本。这就是文化的差异,也是教育的差异。美国学生在这种明示或暗示下,自觉地将演讲训练作为一种竞争的基本品质。

  而中国的教育,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环。浸润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,更倾向于自省和内敛,讲究的是“独善其身”。在这样的文化引导下,敢站出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,往往被视为“离经叛道”,从而遭到群体的耻笑或孤立。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越是不敢说话的人,反而越安全、越容易被大家接纳。而那些敢于讲出自己的声音,并试图说服别人的人,要么成为精英被大家所膜拜,要么成为“另类”被大家所“敬而远之”。这就是中国演讲所面临的尴尬的文化传承。我不由又想起中国“五四”时期的街头演讲,那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啊!演讲者随时都有可能被殴打、被抓捕、被暗杀,而演讲的激情却丝毫不减;而听众的热情又是如此高涨,口号声震天撼地,你和我应,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激荡着沸腾的血液。这,同样是中国式演讲!

  只是今天,在和平年代,我们不需要那种血与火交淬的演讲,我们更需要那种激情而睿智、善辩而幽默、儒雅而亲切、轻松而明快的演讲,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,唤醒“爱与感恩”,达成理解与尊重,从而促进社会和谐、事业和谐以及人际和谐。当然,这种说法一不小心又会把演讲“艺术化”;其实,我所要推崇的,是一种普及的、惠众的、多样化的演讲,而非“正经八百”的演讲。当然,如果全民的演讲水平得到整体提升,那种具有艺术性的、魅力十足的、活色生香的演讲,我们为什么又要拒绝呢?

  这正如中国足球,并不是我们的球员不够努力,而是中国缺乏滋养足球事业腾飞的群众土壤。中国的演讲事业,也面临着同样的难关。我没有什么好的办法,即使中国的演讲界开办再多的培训班,也只不过培训了一小批人而已。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5亿人口的大口,这一小批人只如沧海一粟,对于中国演讲事业的整体提升只能起到“星星之火”的作用。而我辈的目标,显然不仅仅如此。如果仅仅因为办了几场有质量、有口碑的演讲培训班就自鸣得意,那显然是太浮浅了。

  这就是我的苦恼,以及内心的焦灼。我祈愿演讲早日走进中国教育,走进小学、中学以及大学,哪怕是选修课,我也知足了。从小给孩子们一种演讲的意识和欲望,比教给孩子们多少技术、技巧或者诀窍更为重要。让年青一代练就“张嘴就来”的本领,其实就是馈赠给他们一张生存、成长、发展的通行证。让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的说出自己想说的,比“三缄其口”、“讳莫如深”更具有魅力。因为,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,一个信息化的时代,一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时代,甘于默默无闻固然是一种生活态度,但放手一搏更会让生命充满激情。

  的确,我们给年青一代的机会太少了。我们的责任,就是让他们自己掌握命运。愿演讲尽快走进中国教育!因为,我们等不起,年青一代等不起,中国的未来更等不起! 


[文若河独创口才培训体系]“口才树”体系概况


[文若河文章]刘琮一问 装腔作势,尽开脱之能事


(责任编辑:admin)